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与路径
作者:关信平1,张凡丽2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2.南开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中国过去有长期的社会工作经验,但缺乏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工作建设在引入西方成熟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对社会工作知识本土化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显著成就。但是,面对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迄今为止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短板,需要打破过去对西方知识引进和本土化的固有藩篱,构建起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这个过程包括对来自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大量知识的合理梳理,使其形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也包括在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论加工,形成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实务知识。推动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准确把握“自主性”原则与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由本国的社会工作知识生产者为主体的知识生产过程;坚持专业自主性与学科自主性。此外,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应审视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和国际社会工作实践及知识的两个来源,着重强调创新、积累和交流三条基本路径。
关键词: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
文章目录:
一、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发展及现状
二、社会工作知识与社会工作知识体系
三、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自主性原则
四、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基本来源与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