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理论前沿  >  文章页

数字社会工作:实践进展、总体特征与未来议题(刘冰,陈沐瑶)

更新时间:2025/1/27 15:49:08

  论文:数字社会工作:实践进展、总体特征与未来议题

  作者:刘冰,陈沐瑶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数字环境已成为当下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社会行动的外部环境,社会工作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引入数字手段和进入数字空间,数字社会工作应运而生。本文归纳了数字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兴起与发展,以及当前数字社会工作的优势和风险,从场域转换、内容拓展、方式创新和能力建设的角度阐述了数字社会工作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孪生空间相互映射、数字包容应运而生、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以及供需主体双线能力提升。数字社会工作的未来议题包括其是否构成社会工作领域的新分支、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拓展实践、如何应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构建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化时代中,数字社会工作应被视为一种混合性、前瞻性和灵活性的实践,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工作学科与实务,需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并不断反思实践的方向和路径,以促进数字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社会工作;数字社会;数字转型;数字人权;

  文章目录:

  一、引言:数字社会中社会工作的重构

  二、数字社会工作的实践进展

  (一)数字社会工作的兴起和发展

  (二)数字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三)数字社会工作的优势和风险

  三、数字社会工作的总体特征

  (一)场域转换:孪生空间相互映射

  1. 数字社会工作的空间转向

  2. 空间转向下的双重效应

  (二)内容拓展:数字包容应运而生

  1. 数字环境下的社会不平等与社会问题

  2. 数字包容下的风险预防与人权保护

  3. 实务过程中的内容再生与环节优化

  (三)方式创新: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1. 普适性与针对性的优势互补

  2. 探索性与周期性的双链并行

  (四)能力建设:供需主体双线提升

  1. 服服务务对对象象的的“技术入场”

  2. 社会工作者对技术的理解与演绎

  四、数字社会工作的未来议题

  (一)新技术催生的新领域

  (二)技术素养的提升是实践拓展的必要条件

  (三)有效规避数字社会工作数字风险

  (四)数字社会工作与数字社会学相互促进知识体系构建

  五、结语: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工作

  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_bj0XFJq-76QXyWvfEgEkNCBnaQXrsR8PyNpGsukgxNsIu2OCslwasQAVs0hfKEGwXXBzoq48ZF-13sKucdgJW3IB2KOlL1ApLbI3HWt0PTtrYowtfw08s1B49v18FN0PJd81Vtv78OG6HnmjaE_9Cq1ETUY4XwTIWJKj8TS0uIHwUdKYC72lSZa7b0iax-h&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