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2025年为民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办发[2025]2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25年十个方面30项为民实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为民实事全面完成。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4月1日
2025年为民实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高效推动2025年为民实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民生工作定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聚力推动居民增收、就业创业、教育助学、医疗服务、便民生活、城市安全、交通出行、宜居宜业、住房保障、文体惠民等十个方面30项为民实事落地见效,实现民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民生保障标准
1.提高养老金待遇。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部署要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2.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将参保单位缴费费率由7%降至6%,将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费率由9%降至8%,为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减负约39.13亿元。(市医疗保障局)
3.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70元提高到7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94元提高到99元,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由每人每月1800元、1500元统一提高到2200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对中职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按每生每年460元标准减免住宿费。落实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政策。(市医疗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二)推动高质量就业
4.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市场化岗位1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2万个,扩大校招规模,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的高校招录比例,举办高校专项就业服务活动100场(次)。(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局)
5.升级“家门口”就业服务。创建标准化就业服务驿站50个、高校服务驿站30个、零工驿站20个,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600场(次),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市人社局)
6.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围绕康养托育、文旅数字、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8万人次。强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个。(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三)提高办学育人质量
7.持续增加学位供给。开工新建扩建高中8所。年内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1.53万个。(市教育局)
8.实施中小学生“护眼护心护身”行动。建设中小学校护眼健康教育指导中心40个、区域性家庭教育“护心行动”指导中心20个;为354所学校配备、提升硬质防冲撞设施,为100所学校设置护学通道。(市教育局)
9.促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全市设立20个“大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体教融合,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举办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校园足球比赛;推动科教融合,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的科普功能,组织中小学生科普实践和研学活动5万人次以上,开展院士、专家等“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20场以上。(市教育局)
(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10.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力促2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能力标准,达标率90%以上;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45个、中医阁100个。(市卫生健康委)
11.降低群众就医用药负担。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互认项目超过200项。推动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实现区县全覆盖。(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
12.加强妇幼健康关爱。持续开展免费妇幼健康服务项目,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0万人次以上,0—6岁常住儿童孤独症筛查60万人次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市卫生健康委)
(五)提质便民生活服务
13.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完成65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市民政局)
14.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新建镇街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30个以上、老年助餐点30个以上。建设线下适老化产品展销中心,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00户以上。(市民政局)
15.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建成市级托育实训中心和3所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公办托育机构50所、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60所、用人单位托育点5所、特殊儿童托育点3所,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8个。(市卫生健康委)16.提高便民服务效能。创新“i西安”综合平台特色服务场景10个以上,新增高频服务事项1000项以上;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城市地下管网建设项目审批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10项。(市数据局、市行政审批局)
(六)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17.做好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加强城市管道设施检测维护,新建改造燃气管道542公里、供热管道27公里、输配水管道45公里、排水管道39公里。(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务局)
18.增强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建成投用西安市消防救援基地,新建改建消防站11个,为66个“三无”住宅小区建设微型消防站。(市消防救援支队)
19.构建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新建消费维权服务站300个以上。打造规范化农村食品经营店10家以上、食用农产品信息公示规范化市场10家以上。(市市场监管局)
(七)提升交通出行便利
20.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开通运营地铁15号线一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422公里。打造地铁出入口交通微中心。完成幸福路北延伸项目主体建设,实现北辰大道与绕城高速贯通。推进鄠周眉高速建设。实施主干路微改造工程9项、次支路微改造工程72项,打通断头路8条。(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轨道集团)
21.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优化公交与地铁近距离接驳,调整公交线路20条,新开和调整通学、通医等公交线路20条。(市交通局)22.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1.5万个,建成公共充电桩3500个。规范整治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城管执法局)
(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3.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对全市1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和100个重点帮扶村开展精准帮扶,实施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7个,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60个。(市农业农村局)
24.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推广分布式光伏整村开发建设模式,建设“光伏+”乡村振兴村100个以上。(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
25.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建设。加快推进长安区长安子午水源和周至县金凤水源至田峪河以东供水片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完成蓝田县西川片区供水工程(一期)、蓝田县赛峪供水工程。(市水务局)
(九)提升居民住房品质
26.推进回迁安置项目建设。落实“一村一策”“一项目一方案”,建成交付回迁安置项目148个,回迁群众6.47万户。(市住建局)
27.增加保障房供给。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公租房2000套,筹集经济补偿房用作保障房5000套以上。(市住建局)
28.补齐小区设施短板。完成124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微更新,加装改造电梯1000部以上,为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2万个以上,完成30个临电小区和200个“合表户”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完成主城区2.5万户“一户一表”自来水户表改造。(市住建局、市水务局)
(十)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29.办好文化活动。组织“村晚”示范展示、“歌声满长安”、群众广场舞大赛、合唱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演出1500场以上。举办西安博物院免费精品展览,开展博物馆文化惠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农村“五进”活动300场以上。(市文化旅游局、市文物局)
30.推进全民健身。建成全民健身路径项目200个、多功能运动场及健身房12个,打造全民健身园区和示范社区4个,组织全民健身活动500场以上。(市体育局)
三、落实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牵头责任单位要将为民实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健全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及落实举措,建立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工作进度,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确保当年实施、当年完成、当年见效。
(二)落实主体责任。市发改委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组织实施管理,推进相关部门协同协作完成目标任务。市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抓好为民实事项目落地、任务落实。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主动作为,合力推动实事项目提质增效。
(三)加强要素保障。各相关单位要加大对2025年为民实事项目的保障力度,协同联动、主动作为、密切配合,优先做好项目审批、用地、资金保障,确保要素保障跟着项目走,全力服务项目建设。
(四)强化督导检查。将2025年为民实事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完成情况作为季度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市政府督查室要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强化跟踪问效。审计部门要加强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附件:1-30【查看】
1.提高养老金待遇实施方案
2.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实施方案
3.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实施方案
4.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方案
5.升级“家门口”就业服务实施方案
6.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实施方案
7.持续增加学位供给实施方案
8.实施中小学生“护眼护心护身”行动实施方案
9.促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实施方案
10.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施方案
11.降低群众就医用药负担实施方案
12.加强妇幼健康关爱实施方案
13.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实施方案
14.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15.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实施方案
16.提高便民服务效能实施方案
17.做好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实施方案
18.增强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实施方案
19.构建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实施方案
20.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21.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实施方案
22.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实施方案
23.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实施方案
24.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实施方案
25.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26.推进回迁安置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7.增加保障房供给实施方案
28.补齐小区设施短板实施方案
29.办好文化活动实施方案
30.推进全民健身实施方案
(本文源自: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xa.gov.cn/gk/zcfg/szfbgtwj/19077378992589045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