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项目:社会工作者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高级)
考试题型:论述题
试题:
1.试论述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2.危机的的发展阶段
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由于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通常表现出迷茫和不安,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迫,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迅速了解和分析服务对象面临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危机之后经常伴随服务对象的一些破坏行为。因此,作为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不仅对于服务对象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或者阻止服务对象的破坏行为,同时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对自己的伤害。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服务对象的情绪在危机中通常是非常不稳定的,表现出紧张、不安、迷茫、无助和沮丧等,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的眙听、感情的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一旦服务对象的情绪稳定之后,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制订介入计划,解决当前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服务对象周围他人的支持下,协助和检查介人计划的执行,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危机的影响。
2.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出现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情境。危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4个基本阶段:危机、解组、恢复和重组。危机是指危机事件发生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危机事件的出现,生活的压力剧增,服务对象开始运用习惯的问题解决机制解决面临的生活困难。如果服务对象的尝试失败,而他(她)又无法找到回避的方法,危机事件就进入第二个阶段:解组。在解组阶段,服务对象处于极度的情绪困扰中,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平衡生活被打乱;如果危机事件影响的是家庭,它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危机事件的第三阶段:恢复。它是指服务对象经历了解组的痛苦经历之后,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寻找适应危机环境的新的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