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名称】社区治理的逻辑:城市社区营造的实践创新与理论模式
【图书作者】唐亚林 、 钱坤 、 徐龙喜 、 王旗
【图书定价】65.00元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购书链接】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部分,社区安,国家安。本书作者亲身投入上海周家渡街道的社区营造创新实践,学者团队、街道、社区干部、小区居民和社区单位共同奋斗,创造了鲜活生动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模式。在这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中,作者总结归纳出社区营造的八大基本原理、整体设计构想、具体操作十二步法、六大运行机制、四大新型关系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深度指导实践。本书提出的社区营造整体治理模式的实践操作方法与发展理念,使上海的一个老旧社区旧貌变新颜,相信也可为国内更多街道社区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本书既可供街道社区相关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教师和科研人员教学、研究时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
【图书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人心政治:探寻中国治理的奥秘(丛书总序)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新阶段:社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区营造新时代(导言)
第一章 社区营造的八大原理
一、社区党建引领社区营造原理
二、社区空间重塑原理
三、社区规划顶层设计原理
四、联合专家组介入原理
五、社区居民参与协商原理
六、社区智慧应用原理
七、社区志愿维护原理
八、社区营造本土化原理
本章小结:创造基于中国社区营造生动实践的鲜活原理
第二章 社区营造的整体设计
一、“美好周家渡”创建实践
二、综合性样板居民区推进工作与“整体治理模式试验区创建”的登场
三、社区营造“六阶三十条”
四、社区营造、社区治理与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章小结:用顶层设计开创社区营造、社区治理与社区发展“三社一体”的新格局
第三章 社区营造的十二步法
一、居民区基本情况分析与前期准备
二、社区营造专家组前期踩点调研与社区动员
三、居民议事会社区营造实地勘察与意见征集
四、社区营造主要问题梳理
五、社区营造核心战略的确定
六、社区营造初步方案形成
七、居民议事会社区营造方案评议与投票
八、社区营造方案街居职能部门意见征集
九、社区营造总体方案优化与投资估算
十、社区营造实践推进与居民全程监督
十一、社区营造绩效评估与经验总结
十二、社区营造标准制定与经验复制推广
本章小结:用扎实周密、环环相扣的社区营造实操技术将理论设计转化为生动实践
第四章 社区营造的六大运作机制
一、需求导向机制
二、重心下移机制
三、统筹协调机制
四、参与协商机制
五、联动维护机制
六、以文化人机制
本章小结:通过人、组织、事务、资源、技术、价值在空间上的重组,让社区营造运转起来
第五章 社区营造的新型关系建构
一、新型交往关系的建构:中心花园的空间布局与功能重构
二、新型服务关系的建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家门口服务体系打造
三、新型协商关系的建构:多功能聚空间的共治主体及其参与机制
四、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宅间共享花园的志愿认领与长效维护
本章小结:用新型党建模式引领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新型关系模式的发展第六章 社区营造整体治理模式的生成
一、周家渡街道“1+4+8”社区整体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
二、社区营造“党建引领+居民参与+社区协商+小区营造+智慧应用+长效机制”的整体治理模式的生成
三、社区营造标准化手册的创建及其经验的复制与推广
四、社区营造中国经验的创造与基层治理中国道路的开辟
本章小结:屹立于新时代改革的潮头,用社区营造的支点撬动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的整体腾飞附录
附录一 “找回居民”:专家介入与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的内生动力再造
附录二 关于创建“美好周家渡”标准化样板居民区的实施意见
附录三 “美好周家渡”综合性样板居民区创建工作推进方案
附录四 “美好周家渡”整体性治理模式试验区创建实施方案
附录五 “美好周家渡”整体治理模式试验区创建“六阶三十条”
附录六 致云台第二居民区居民的一封信
附录七 云台第二居民区社区居民议事会议事员推选方案
附录八 社区营造团队专家唐亚林教授在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云台第二居民区楼组长动员会上的讲话
附录九 街道负责人在周家渡街道云台二综合性样板居民区开工启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附录十 社区营造团队专家在周家渡街道云台二综合性样板居民区开工启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附录十一 社区营造长效机制建设与社区公约
参考文献
“陪你说说话”: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后记)
【前沿/序言】
人心政治:探寻中国治理的奥秘(丛书总序)
复旦大学 唐亚林
大约五年前,一个朋友从美访学归来,我们一起小聚。言谈中,他提到了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关于中美生活环境对比的“对联”:上联是关于美国的,即“好山好水好无聊”;下联是关于中国的,即“又脏又乱又快活”。虽然是逗趣,也有点以偏概全,可也形象地说明了中美生活环境的各自优点与不足。
那天,笔者喝了点酒,脑子正处于兴奋状态,突然一下子冒出了给这幅对联做个“横批”的想法,而且横批的内容也一下子从脑海里冒了出来,即“美中不足”四个字。这是个双关语横批,即指中美生活环境都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而“美中不足”很贴切地表达了中美双方的各自特点,而且还是一个成语,通俗易懂。当时,朋友们听了,都说好,属于“绝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