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实务案例  >  文章页

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如何获得信任?——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尹忠海/胡宇)

更新时间:2025/1/27 15:58:33

  论文: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如何获得信任?——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

  作者:尹忠海1,2,胡宇1

  单位:1.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2.江西财经大学绿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

  摘要: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有效且持续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提。本文以行政绩效—组织声誉为分析框架,探讨了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过程,并解释其信任困境的形成原因和生成逻辑。政府为了提升行政绩效,根据政策方针和组织声誉赋予该机构制度信任,并通过项目制将其纳入治理体系。然而,机构依赖政府获取服务资源的发展模式使其具有明显的依附性。这种依附性集中表现为行政绩效、组织声誉、信任三角逻辑的混乱,具体表现为对政府物质、关系和信息资源的依赖。受此影响,机构难以平衡好行政服务需求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关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行政化、专业性弱化、人员流动性增大等问题,导致组织声誉受损,难以获得关系信任。最终,社会服务机构逐渐失去了基层各主体的信任,陷入了信任困境。

  关键词:社会服务机构;基层治理;依附性;信任困境;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一)多维视角下的信任理论

  (二)基层社会服务机构的信任机制研究

  (三)行政绩效与组织声誉:基层社会服务机构的信任关系分析框架

  三、基层社会服务机构的依附性生成及其信任获取

  (一)基层社会服务机构的依附性生成

  (二)信任初获: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三)信任中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发展的需要

  (四)信任的基础:居民服务需求和自治能力提升的需要

  四、依附型关系:基层社会服务机构信任困境的产生原因

  (一)依附型关系下行政绩效优先导致的不信任

  (二)依附型关系下社会公众认知和信任传递造成的不信任

  (三)依附型关系下机构内部产生的不信任

  五、不稳定的信任三角:“行政绩效—信任—组织声誉”

  (一)理想状态下的信任三角

  (二)依附型关系下行政绩效优先的信任三角

  (三)另一种选择:组织声誉优先的信任三角

  六、结语与讨论

  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_bj0XFJq-766aC1f586oQ6Fn-AA19BNZyFjFY6C3mNvSiGW2vbff4Pd71FDcm6nWbhvOwrbgk19F0fmVW5VF1GWNkX0WmyjniFGbZCiiEbuohQcge_2xVes9IiR18Z7GFmwYuCOl6UE21d_CyzEE7wS7MdxWc08_knq53DxzLPYS9a1ey4p03CeAHP01Sg7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